影视资讯《朝雪录》全浩进:观众是最好的裁判
首页影视资讯电影资讯《朝雪录》全浩进:观众是最好的裁判

《朝雪录》全浩进:观众是最好的裁判

爱奇艺自制剧《朝雪录》来说,热度破万像是一个分水岭。

破万前,作为总制片人全浩进谦虚且务实:“福利怎么发还没商量,大家都很忙”、“毕竟还没破”、“让他们想吧,反正观众是最好的裁判,如果福利不行,肯定会让他们再来一个的”。

喜提破万后,主创们开了两天的联欢会,唱歌跳舞方言梗花式整活儿,不亦乐乎。


李兰迪敖瑞鹏连发了好几条合拍视频。


还和官微PK起了物料,敖瑞鹏炫耀拍立得,李兰迪立马回敬表情包,戏外也是对抗路情侣,嗑到“辛迪瑞拉”就是这么简单。


全浩进也应观众呼吁,放出正片中被删吻戏,众人拿放大镜细品,“柿子的嘴撅出了二里地”。


《朝雪录》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破万,数字在极接近10000时卡了两天,全浩进和他的与爱工作室成员们每晚盯着数据,这是一种甜蜜而折磨的时刻。

“对一个制片人而言,最难的就是作品播出被全国人民审判”,全浩进告诉桃叨叨,“但我相信团队四年的付出,相信内部的评估系统,更相信观众,我始终觉得观众就是最好的裁判。”


先有案子,再有情

2021年,全浩进首次接触《朝雪录》的原小说《权宠之仵作医妃》。案件的底子,男女主人设,既有单元小目标也有长远大主线,让全浩进一眼就觉得好,果断就拿下了版权。

作为爱奇艺的自制工作室,他带队做的古偶剧《宁安如梦》、仙侠剧《白月梵星》相继面市,悬疑探案题材是他们没做过的细分赛道,很有新鲜感。所有人共识一致,拍《朝雪录》要先立足于案件,人设和感情线要自然、水到渠成,剧本改编思路也是“先写好案子,再填感情”。


剧中男女主的第一场吻戏被安排在16集,比传统偶像剧的8集定律要晚,但全浩进觉得不早也不晚,因为探案在前,不能为了撒糖硬改。《朝雪录》播出后以“纯爱”出圈,观众所见少男少女的心动,皆铺陈在实现理想的路上,角色各有目标,没有沦为感情戏的附庸。


全浩进已经记不清改过多少版剧本了,原作是个300万字的大长篇,改编成38集电视剧需要做很多取舍,针对案件的逻辑性、观众的观感、主角的情感进度等,主创团队要一遍遍讨论修改,光剧本创作就用了接近两年。

李慧珠导演对剧本要求很高,在看过《朝雪录》的剧本后,李导也是一眼喜欢,这给全浩进又添了一层信心。他对桃叨叨感叹:“当你选对了合作伙伴,真的会让你很省心!”


李慧珠是他一直想合作的导演,不必说她曾拍过《小鱼儿与花无缺》《宫锁心玉》《陆贞传奇》《锦绣未央》等经典作品,导演团队的项目经验、专业性和认真程度,各方面都很给力。

导演会要求有了全剧本才开机,她清楚地知道每场戏要表达什么,情绪要给到什么程度,在什么情况下是有用的,很精准和高效。不仅如此,李慧珠团队也能把剧组打理得井然有条,气氛也好,全浩进这个制片人几乎能半隐身,“我不用每天都在片场,但重场戏会一起参与”。

剧集播出后,许多镜头、转场、构图被网友赞为导演的“炫技之作”,充满中式美学,这在全浩进看来是非常正面、积极的形容,毕竟是否花了心思一眼就能看出来。


全浩进告诉桃叨叨,《朝雪录》开篇即火的燕迟对秦莞一见钟情的镜头,其实在剧本里就是寥寥几句话,他后来还特意翻出剧本回看这段,张口就能念出来:

「岳凝出手偷袭了燕迟,两人在卧室里过起了招,跟在岳凝身后的秦莞立刻现身众人面前。燕迟瞟了一眼秦莞,愣住,一时分神,被岳凝一拳打在肚子上,倒退了一步。」

到了镜头里,李慧珠拍出了因打斗巧合无限靠近的两个人,“是风动也是心动”的镜头语言。距离感、氛围感、演员的表情都非常到位,这段也被人津津乐道:李慧珠不愧为“古偶教母”,对文字的想象和美感的把握,成全了细腻又动人的感情戏。

如今,《朝雪录》以云合29.1%的占有率,开播四天后领跑长剧暑期档,并以10100的站内热度成为爱奇艺年度第三部破万剧(继《漂白》《临江仙》后),这部非顶流配置剧,跑出了黑马成绩,结果确实比全浩进的预期“还要再好一点”。


对项目的信心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。

历经四年,全浩进坦言看了太多遍片子,他内心也是忐忑和不确定的。因此,他特别重视所有第一次看片人的反馈,一直到听到来自爱奇艺中台的内审好评,高达81%的第三集续看率,播出后观众的热议,打消了他的顾虑:“我很庆幸我找到了最适合秦莞和燕迟的两位演员来出演,在制作层面把每个环节都想办法做好。至于后面的事情,只能交给观众了。”


最好的秦莞燕迟

提起李兰迪饰演的秦莞,全浩进脱口而出:“毫不夸张地说,我想象不出换一个人来演秦莞会是什么样的,在我脑海里,这两个人已经划等号了。”

《朝雪录》原著这样形容秦莞,「仿若仕女图上的绝世美人从画中走出」「黑曜石般的双眸幽深惑人,一颦一动,又将贵雅清妩做到了极致。」


秦莞这样一个人并不好演,她漂亮、聪慧、执着,知世故但从不改善良本心。李兰迪外形优越,气质端正,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眼睛,与秦莞“幽深惑人”的双眸重合,是不二人选。


如今观众对李兰迪的一致好评,在全浩进看来都是她努力的结果。即使童星出道,有丰富的表演经验,李兰迪从没有停止过进步,所有蜕变肉眼可见,这里面既需要韧劲,也有智慧。

定下李兰迪后,全浩进立马去找了敖瑞鹏。

那会儿《白月梵星》正在拍摄,全浩进直接赶到剧组,找敖瑞鹏和经纪人聊这部戏,聊角色,“二搭”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。两部戏合作下来,全浩进觉得敖瑞鹏“一点儿都没变”,还是那么有活人感,拍戏的时候认真,收了工有时间也会约饭,没有偶像包袱,真实而松弛。


敖瑞鹏不仅演出了少年将军的意气风发,也赋予了角色一层可爱和性张力。

全浩进常开敖瑞鹏的玩笑,说他是一个可以用美来形容的帅哥,这或许是他性张力的来源。外形条件好,是老天爷赏饭吃,加上自己勤奋努力,“命运一定会眷顾他。”


《朝雪录》中所有演员都很投入,且整个剧组在一个频道上,说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
每个演员都有不同的表演风格,他们需要把自己全然交给导演,统一为一种风格才不会跳戏。“尤其是男女主作了表率,非常相信导演”,大大提升了凝聚力。

全浩进笑着表示,很多大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。比如,他们喜欢在一部戏最开始的时候,就把重场感情戏拍了。

第16集的首场吻戏,就是进组没多久就拍了。导演很快就把这场戏剪出来给大家品鉴,让大家一下子get到男女主的化学反应。两位主演看完也很开心,这对后面的拍摄大有好处,演员之间更有默契,剧组人员也都能满怀信心地磕起来,这是演员带给全组的信念感。

不仅如此,这群人在一起,几乎能抽象到一个频道上,个个整活达人。

要说《朝雪录》的剧组氛围好到什么程度呢?杀青前导演通知有泼水环节,敖瑞鹏赶紧出去买了个桶,势要在泼水节中拔得头筹。

如大家在路透中看到的那样,全员在阳光下笑得灿烂,敖瑞鹏拎着桶满场跑,头套开胶了也毫不在意,李兰迪一脸奶油被抹成了小花猫。


“我真的很开心演员们能玩到一起”,全浩进回忆称,“如果演员们玩不起来,光我们几个导演制片人在那玩,也没啥意思,大家也不会愿意参与进来。”

全浩进已经记不清是谁第一个往李兰迪脸上抹蛋糕了,他当时就站在边上,很多细节已经模糊,只是短暂这么回忆一下,“可能是鹏鹏也可能是导演”,但欢声笑语依旧历历在目。


市场永远缺好项目

全浩进小时候很喜欢看武侠小说,“看金庸、古龙,二十万字的小说要看一个礼拜”,没想到长大做了制片人,曾经的爱好还能派上用场。不过,现在观众不一定有耐心读完长作品了。

短视频和短剧在刺激观众的兴奋阈值,压缩等待反转的耐心,也冲击着长剧的惯有思路。


整个行业都在关注这种变化,全浩进也不例外。

他不仅会看短剧,还专门去短剧拍摄现场观摩过,研究长剧短剧各有自己的优势。

不久前他在朋友圈看到一位业内知名导演分享,说如果一场戏超过2/ 3页纸,他在现场就已经拍不下去了,觉得太长。他得出结论:“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,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”。

但话又说回来,像《朝雪录》这样,能够引起观众高度的共情、热恋,沉浸式陪伴观众两到三周,引发连续讨论的,还是只有长剧才能实现。


近年来,观众和市场对古偶产生审美疲劳是不争的事实,这点全浩进也认同,“再好吃的菜,没人愿意反复吃”,所以他会尽量做一些有差异化的项目,比如“发疯文学”的《宁安如梦》,“反套路仙侠”《白月梵星》,和弥漫着中式悬疑美学的《朝雪录》。

三部古偶做下来,全浩进最大的感受是,观众一部分幸福的来源,在于“我能hold住故事的走向”,即虽然不知道具体会发生什么,但我能想象到故事未来发生的事也是我喜欢看的。

他最怕观众也看不出剧要讲什么,后续出现的剧情还会带来“惊吓”。“好的剧是伴随观众情绪走的,要有出人意料的地方,但绝对不能是惊吓。”这要求创作者对项目的定位足够清晰。


除此之外,全浩进一直坚信“选择比努力重要”。无论是选择题材,还是选择班底,这也是为什么他经常会和一些合作伙伴二搭、三搭。“无论戏怎么变,永远不变的是人和人的关系。同样的事情交给不同的人去做,拍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”

他合作过的导演,不管是朱锐斌(《宁安如梦》《白月梵星》),还是李慧珠(《朝雪录》)、韦正(《爱情公寓》),都是业内非常资深的老牌导演。他发现这些导演不仅专业,还很擅长学习:“他们会去看现在播得好的剧,这个灯怎么打?那个镜头怎么弄?会去关注观众现在的喜好。”前期和导演开会时,制片团队也会和导演分享现在的流行趋势、观众的嗨点,导演们会非常快速地吸收这些观点,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去。


明确定位,做好选择,剩下的“创作者本身还是不要想太多”。一个项目做两三年是常事,中途难免发生弯道超车的现象。创作者能做的只有相信自己的判断,做好每个环节。

他想起《朝雪录》开播前,因为丫鬟茯苓和副将白枫的CP设定,有人吐槽他搞“配平文学”。

等到剧播后,很多人发弹幕,表示喜欢这对欢喜冤家CP,能够在紧张的办案过程中做一点小小的中和,不仅两位演员表现好,导演对量和度的把握也很精准。

以上只是他的一个简单举例和感触,作为制片人,外界的声音很多,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,他觉得做剧的人不能太被舆论左右,也一定要学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,专注在创作上。

“行业确实不容易,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影响。但我相信缺的永远是好项目,多的是一般的项目。真正有好项目的时候,必定既能得到市场的认同,也会得到平台的追捧。”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看完有点感动,个人暑期档最佳
下一篇
程莉莎当街亲郭晓冬遭拒绝,过分撒娇惹反感,儿子的嘴严重天包地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